“第一届李子平绘本创作奖”决审评委总评 / 许雪翠

“第一届李子平绘本创作奖”决审评委:许雪翠


 绘本大奖整体总评

第一届李子平绘本创作奖,共有7本绘本入围绘本奖决赛。这7本绘本分别以“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童玩记叙”和“自我追寻”为创作主题,内容和插画都相对完整, 也都符合绘本必须从儿童视角出发的创作基本要求,属于成熟的作品,可喜可贺。

这些作品当中,有故事说得精彩的,有插画细腻写实的,也有图文相映辉的;举个例子,《外婆的童年真好玩》中的插画细节就把故事说得更完整,比如新村房子上的籍贯姓氏牌匾、本地水果包括香蕉、椰树、榴莲和红毛丹,加上大红花、蓝蝶花和洛神花,都有心但又不刻意彰显的成为一道风景线,让读者会心共鸣,是插画加强故事的好例子。

另外,《爱扮演的小乌鸦》也画得很好,色彩鲜艳,选角也特出,以一只不喜欢自己,总试着扮演其他鸟类的小乌鸦作为主角,扮演的对象包括了犀鸟、啄木鸟、猫头鹰、冠鱼狗、绒冠蓝鸦和孔雀等,独具匠心。只可惜“自我追寻”和“自我认同”这主题,已有太多经典国际得奖绘本代表作,很难超越。

这里也想提提生命教育绘本。华人社会对“死亡”话题一直视为禁忌,总避免跟小孩谈这个重要的课题。所幸近年在各方大力推广下,生命教育类绘本开始走进东方家庭。入围决审的参赛绘本中,只有《我的妈妈是颗星》尝试触碰这个主题。虽然故事没有很大的突破,但这个尝试值得鼓励。希望来届可以看到更多本土创作者,创作出疗愈人心的生命教育主题绘本。

若要说缺点,那就是有几个主题其实抓到了主题,却没有很好的发展故事,有的草草完结故事,有的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而精彩的构思,失去阅读的余韵。优秀绘本往往能让人复读再三仍觉余音缭绕,这是有待加强的部分。


故事奖整体总评

参与故事奖决选的故事参赛作品水准平平,但其中仍有几个独特的故事。其中我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是《老橡胶树》,叙述一个老人和老橡胶树之间的守护和成长,这个故事其实张力和内容可以很强,可惜的是,作者并没有加以善用,最后一句“还有那个男人,他叫陈齐贤”更是有点突兀,诚属可惜。

此次获奖的《我香香的宝贝》可说是这么多入围佳作里最贴近儿童心理的一部作品。情节丰富有趣,描绘出孩子和“小抱抱”的依附关系。没有讲大道理,而是通过轻松的故事氛围,让大人去同理孩子们的情绪。

美中不足的是,自然科普类绘本在这次的故事奖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趣味性不足,也流于表面,不然这个题材也是很好发挥的。除了科普类,一些情绪主题和自我寻找主题绘本故事同样并不特出。

最后要提的是,绘本故事除了要有“童心”,也要有“诗心”。文字上就算无法做到精简而且押韵,也不能冗长,不能用多余的文字去赘述简单的情节,文字掌握功力往往决定说故事的能力。

期待更多文字精简优美,风格风趣幽默、涵盖多元题材、视角新颖独特以及贴近孩子生活的百读不厌的绘本故事在来届比赛中出现!